采信第三方检验结果,为企业提供更为便捷的检测服务

作者:147小编 更新时间:2024-09-19 点击数:

借鉴国际通行做法,上海自贸试验区率先开展第三方检验结果采信制度改革,为企业提供更为便捷的检测服务。在针对第三方检测机构放宽审批条件之后,通过自愿申请、社会公示和退出机制对第三方检验机构开展监督管理。第三方检验结果采信制度的实施,使诸多企业受益。第三方检验结果采信制度成为上海自贸试验区第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成果,逐步在全国相关口岸管理区域推行。

上海自贸试验区试验挂牌后,进出口贸易量激增,检测服务需求相应增大,如何获得便利的检测服务,成为企业关注的焦点,如何提供便捷的检测服务,成为口岸监管部门工作的重点。上海口岸95%的机动车在外高桥港区的海通汽车滚装码头进口,车辆集中到港的现象突出,曾经创下几天内1万余辆汽车到港的记录。如果检验检疫环节出现瓶颈,就会造成大量车辆滞港,直接影响码头运作。面对突发的业务增长,检验检疫机构即便加班加点,也难以保证快速疏通。引导符合资质要求的第三方检验鉴定机构积极参与服务,不仅可以有效解决这一突出矛盾,实现贸易便利化,而且可以通过监管工作重心从“事前监管”向“事中和事后监管”的转移,提高监管能力,进一步保障进出口商品的安全和质量。

营造公平、高效、统一的口岸行政审批服务环境,实现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的协同推进是国务院对口岸部门改革的总体要求。国家质检总局积极响应,主动开展法检制度改革,推动实现“管检一体”向“管检分离”转变,检验检疫部门从检验监管的“运动员”角色向检验监管的“裁判员”角色转变。而尝试引入第三方检验检测鉴定机构,借助市场的力量继续履行《商检法》等法律法规赋予检验检疫部门监管进出口商品职责的手段和方法,应是上述改革方向的题中之义。

引入第三方检验结果采信制度

在进出口商品检验领域,利用检验检测鉴定市场积极服务于政府对产品质量安全的宏观管理,是许多市场经济国家的通行做法和发展趋势。2014年3月1日,上海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率先在上海自贸试验区进口机动车的检验监管领域试点采信第三方检验结果。第三方检验结果采信制度,是指检验检疫机构在进出口工业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过程中,根据收发货人提交的进出口工业产品质量安全符合性声明,及由符合资质条件的第三方检验机构出具的检验证书或检验报告,对进出口工业产品实施“合格保证+符合性评估”的合格评定活动,确保其合格评定结果符合我国技术规范的强制性要求或相关法律法规要求的活动。其中,第三方检验机构指不会受到进出口工业产品的品牌商、制造商或其他涉及进出口工业产品检验活动的利益相关方(简称关联方)不正当影响的检验机构,包括实验室和检查机构。2014年7月25日,上海市人大常委会发布《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条例》,条例从法律上明确了“在自贸试验区建立有利于第三方检验鉴定机构发展和规范的管理制度,检验检疫部门按照国际通行规则,采信第三方检测结果。”这是国内首次从立法层面对“采信第三方检测”进行肯定。

实现风险可控和贸易便利化的有机统一

改革有风险,建设开放度最大的自贸试验区,要以安全为底线。为谨慎稳妥的引入第三方检验结果采信制度,2013年上海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就牵头进行第三方检验机构管理的课题研究,在论证可行的前提下,先在上海自贸试验区进口机动车的检验监管领域试点,后又扩展到液化天然气、成品油领域,再在进口医疗器械产品、机械加工设备及零配件、玩具、出口食品生产企业备案等领域扩大第三方检验检测认证结果的采信范围。与此同时,以“风险管理”为基本理念,根据风险监测和预警情况,在国家技术规范的强制性要求范围内,检验检疫部门发布并动态调整进出口工业产品的采信要求,强化对高风险、重点敏感安全项目的检验要求,改变过去全项目检验的模式,提升检验监管有效性。2022年,上海海关创新进口机动车检验模式,助力企业减负增效。持续推进进口机动车第三方采信试点,共对24.68万辆进口汽车采信第三方检验结果。2022年下半年,上海海关开展进口摩托车质量安全风险评价分级试点并持续推进采信进口摩托车企业提供的第三方检验机构检验结果。2022年第三季度,上海口岸摩托车进口数量快速回升,上海海关实施进口摩托车检验3.26万辆,货值超2.02亿美元,数量同比增长12.8%

放管结合,促进和规范第三方检测机构健康发展

在上海自贸试验区挂牌前,在自贸试验区范围内,仅外高桥保税区拥有上海标检一家专业检测服务公司,供给能力严重不足。大力培育检验检测鉴定机构,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是引入第三方检验结果采信制度的基础。但是,原来的审批条件要求“投资者应当是以第三方身份依法在国内专门从事检验鉴定业务3年以上的独立机构”。这条规定使得部分国内新兴的检验检测机构和自然人都“望而却步”。为此,上海自贸试验区推出进出口商品检验鉴定机构行政许可特殊程序,进一步放宽审批条件,降低准入门槛,简化审批手续,包括自然人及从事内贸检验鉴定业务不满三年的机构,均可在上海自贸试验区内申请设立进出口商品检验鉴定机构,审批流程缩短15个工作日,并由国家质检总局实施“一事一批”。几年来,浦东的检验检测认证产业发展势头强劲。2022年,浦东新区共有检验检测认证机构461家,业务营收合计130.2亿元,数量和营收均居全市第一;2021年,浦东检验检测服务产业,拉动浦东新区企业产值3752亿元。

“管检分离”后,检验检疫部门的监管对象将由原来的产品、企业逐步扩展到第三方检验机构。因此,相关部门通过自愿申请、社会公示和退出机制对上海自贸试验区第三方检验机构开展监督管理,通过监督抽查、能力验证和比对试验等手段,强化对被采信结果的第三方检验机构的事中监管和事后追责,从制度层面规范第三方检验机构的检验检测活动,并以此为杠杆,引导第三方检验市场向专业、公正、独立的方向发展。

经验启示

监管理念和方式的转变是政府转型的重要标志。上海自贸试验区在全国率先试行第三方检验结果采信制度,使原本“管检一体”的检验检疫部门,开始“管检分离”,从“微观管理”向“宏观管理”转变。过去以“不合格假定”为前提的“批批检验”模式已经无法适应当前改革大势的总体要求。为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加强事中事后监管,我们采用第三方检验结果采信制度,建立以“合格假定”为基础的全新监管理念:以“合格保证+符合性评估”为主要合格评定程序组合,实现对进出口工业产品的高效、规范监管;以“第三方检验结果”作为追溯源,进一步完善了进出口商品质量安全责任调查和追究机制;以第三方检验机构登记公示制度为手段,按照事中监管和事后追责原则,完善第三方检验机构的监管与退出机制,从而稳步推进“管检分离”,更大程度激发贸易市场活力。

企业普遍获益是改革成功的重要标志。第三方检验结果采信制度的实施,使相关企业的效率得到提升、成本大大缩减。2014年到2015年,一年多来,累计55万辆共计250亿美元的进口汽车贸易采取“他检我放”模式,为进口商节约检74测成本6200万元;32批进口液化天热气、72批成品油的重量检验鉴定采用“他检我放”,企业节约检验费用165万元。我国的“大飞机”项目不仅是国家战略,更承载着几代国人的航天梦。对上飞公司来说,很多进口零部件在到达上海经过初检后就要迅速发往各分装基地进行相关部件研发、制造,自贸试验区第三方检验结果采信制度快速、简便、低成本的优势,让上飞公司享受到了实实在在的政策红利。经过一段时间的先行先试,第三方检验结果采信制度成为上海自贸试验区第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成果,逐步在全国相关口岸管理区域推行。

(本案例摘自《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创新发展典型案例》)

责任编辑 倪莉琪

来源 浦东发布


版权声明:本篇文章由朝夕友人官网小编编辑,仅限于学习交流,非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权,请在后台留言联系小编,将及时更正、删除。

上一篇:国内首家! 牛油有了自己的CNAS认证检测中心    下一篇:Gd xw 品质认证丨倍恩喜中国工厂检测中心正式通过CNAS认可评定


返回上一层 


相关设计作品案例

浏览更多